欢迎光临中评网!
搜索

三尺讲台承三代,扎根教坛铸师魂

时间:2025-10-10  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陈是美  点击:0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人民网

又到金秋九月,教师节的烛光再次照亮千万间教室。当我们向教师群体致敬时,会发现这方三尺讲台早已站过几代人——银发斑斑的老者仍在整理教案,鬓角染霜的中年人正敲击键盘备课,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着智能设备走进课堂。三代教师如同接力跑者,用不同的姿态诠释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永恒使命。

银发映丹心用岁月沉淀的教育史诗在校园的角落,总能看到几位步履缓慢却目光炯炯的老教师。他们的教案本早已泛黄,字里行间却藏着半个世纪的教育密码。他们常说:“教育就像种庄稼,急不得,要顺着节气来。”这种“慢教育”的智慧,在当下追求速效的时代更显珍贵。老年教师是教育的活化石。他们经历过粉笔灰漫天的课堂,见证过恢复高考的历史性时刻,也目送过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学子。在数字化教学席卷校园的今天,他们或许不会操作复杂的教学软件,但批改作业时那笔力遒劲的评语,与学生促膝长谈时那些穿插着时代记忆的人生感悟,恰是年轻教师难以替代的精神养分。正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的:“老教师的皱纹里藏着故事,每次听他们讲过去的事,都像在给我们的成长补钙。”

中年挑大梁在时代浪潮中架起桥梁上午八点的教师办公室,中年教师们常常同时处理多件事用智慧黑板演示教学内容、在家长群回复疑问、给年轻教师发去修改后的课件建议。作为教学骨干,他们既要精通传统教学的“十八般武艺”,又要掌握在线教学、分层作业设计等新技能,是连接传统与创新的关键纽带。他们的办公桌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教育心理学》并排摆放,见证着中年教师的双重使命。中年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承重墙。他们经历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既理解老一辈教师的严谨执着,也能接纳年轻教师的创新尝试。在“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正是这批教师让政策真正惠及学生。有位校长曾说“学校的稳压器永远是中年教师,他们能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

青春逐光者带着新思维走进课堂年轻教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惊喜用短视频讲解课文意境,带学生用编程还原实验现象,甚至把脱口秀搬进班会课。他们的教案里除了教学目标,还列着“今日网络热词”,为的是找到与新一代学生对话的密码。这些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师者的内涵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成长的陪伴者。年轻教师是教育的未来镜像。他们更注重师生平等,会蹲下来与学生讨论共同话题,也敢在课堂上承认“这个问题我需要查资料”。这种坦诚与开放,正在重塑师生关系。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年轻老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老师,更像带着我们闯关的大朋友。”

从青丝到白发,从粉笔到云端,三代教师的接力赛从未停歇。他们或许教学方式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教育信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教师节,当我们向身边的教师道声感谢时,其实是在致敬一种跨越时代的坚守——那些灯光下的备课身影,那些作业本上的红笔批注,那些毕业季的叮咛嘱托,共同书写着教育最动人的篇章。因为有他们,教育的火种才能代代相传,照亮更多人的成长之路。

    陈是美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