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一点”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发光
九三阅兵式上,“刘老庒连”英模部队战旗引人注目,旗帜上“庒”字多的一点并非笔误,而是对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热血与信仰的精准复刻。对新时代年轻干部而言,要把这份对历史本真的敬畏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尊重历史、铭记初心,坚决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扛起时代使命,让“多一点”的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坚守气节之“点”,以决绝之志恪守原则底线。“庒”字多的那一点,源于1943年3月18日刘老庄战场上的悲壮坚守。当日,四连上下在子弹打光后,用枪托、小锹甚至牙齿与敌人拼杀,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用生命诠释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多一点“死也不退”的执着,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要像刘老庄烈士那样,把“宁死不屈”的气节转化为“坚守原则”的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模糊立场、随波逐流;在歪风邪气面前,绝不妥协退让、丧失底线;在涉及国家利益、群众福祉的问题上,更要挺直脊梁、敢于斗争,用实际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信任,让“尽忠职守”在岗位上落地生根。
砥砺意志之“点”,以血战之劲扛起履职担当。“庒”字多的那一点,镌刻着82名英雄以弱胜强、血战到底的战斗意志。1943年的刘老庄战场,82人对阵千余日伪军,从清晨到黄昏,阵地数次濒临失守,官兵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直至全部牺牲也未让阵地易手。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多一点“绝不失守”的硬气,把岗位当“战场”,把任务当“战斗”,面对工作中的“硬骨头”,不回避、不退缩,以“血战到底”的决心攻坚克难;面对群众托付的“责任田”,不敷衍、不懈怠,以“绝不失守”的担当抓好落实。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难点问题,还是民生保障中的堵点环节,都要像刘老庄官兵守护阵地那样,全力以赴、善作善成,用实干实绩交出合格答卷。
延续传承之“点”,以接力之行践行为民初心。“庒”字多的那一点,延续着刘老庄精神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82名烈士牺牲后,82名当地青年接过战旗重建连队,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连魂传承至今。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多一点“为了人民”的思想自觉,主动接过先辈的“精神火炬”,将刘老庄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攻坚克难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牢记烈士们为掩护群众转移而牺牲的初心,多一点“为了人民”的行动自觉,常到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姿态,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让红色精神在为民服务中焕发新的活力。
作 者:马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