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平:“选育管用”四维赋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通过“精准选任、系统培育、动态管理、多岗任用”四项举措,强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坚持严把关口,精准“选”。严把“存储关”。聚焦政治素质、带领能力、工作实绩等六项标准,落实“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选人要求,构建“县级领导下沉研判+乡镇党委分析+村级择优推荐”的联动机制,建立储备人才库动态储备219人,为选人用人立起“硬标尺”。严把“质量关”。采取选拔、选派、选聘“三选”措施,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中选才,破解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质量不高”等问题。严把“政治关”。联合县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成员单位,综合考量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治理能力等情况,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并报县委备案。
坚持能力过硬,系统“育”。狠抓培训优素质。建立“外出学、在家比”培养机制,推荐村党组织书记3名赴上海培训、94名参加县级集中培训,9名村干部到红河州北部县市挂职锻炼,多维度提升综合能力。用好载体提能力。以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服务发展大局为核心,搭建“擂台比武”实践平台,围绕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专题开展比武2场,让村干部在互学互比中找差距、补短板,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强化教育塑党性。引导村干部筑牢廉洁防线,分批次组织661名村干部基地研学13次、开展宣讲31场、讲专题党课24堂,组建“清廉小分队”入乡入村开展警示教育7场,切实扣好廉政教育“第一粒扣子”。
坚持实干实绩,动态“管”。加强督查评估。印发《金平县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围绕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产业发展等10个维度量化评分,对担当不足、履职不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优化,以严考核倒逼真作为。深化考核运用。对照《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试行)》,将考核结果与报酬挂钩,按集体经济创收情况实施奖优罚劣,让实干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有激励。健全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生活补贴、意外保险、健康体检等保障制度,2024年以来为94名村党总支书记及时发放工作补贴,走访慰问老骨干97名并发放慰问金9.7万元,持续激发村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干事热情。
坚持学用结合,多岗“用”。产研融合促转化。引导村党组织书记创办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立足本县特色资源禀赋,推动“党支部+企业+农户”合作模式,2024年以来组建合作社269个,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阶梯式增长。一线淬炼强本领。建立“书记包村联户”机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在边境管控、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抵边村27名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组建边境巡逻队27个,实现边境线管控全覆盖。平台赋能增实效。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动村党总支书记打造出“人参果种植示范基地”“板蓝根种植示范基地”“金岭瑶药种植示范基地”等特色产业样板点20余个,带动农业技术标准化示范应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