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评网!
搜索

“看破”还需“说破”

时间:2025-07-10  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通讯员 马雷  点击:0
俗话说“看破不说破”,指对看到的问题或真相保持沉默,不轻易道破。

(通讯员 马雷)俗话说“看破不说破”,指对看到的问题或真相保持沉默,不轻易道破。这种处世之道,在人际交往中能维系和谐,但在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不说破”便会异化为掩盖问题的“遮羞布”,成为破除“四风”顽瘴痼疾的“挡箭牌”,必须予以摒弃,坚决将歪风邪气“说破”“戳破”,以实际行动置身党的作风建设。

一些党员干部一味顾情面、讲“和气”,对身边违规吃喝、铺张浪费等“四风”现象默许纵容;或是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对领导、同事身上存在的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等不敢直言批评,谨言慎行、明哲保身;或是对程序、文稿中的错误和漏洞闭口不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又或是在对照查摆自身问题时,避重就轻、遮遮掩掩,用常常说、人人说的“经典问题”应付了事,让问题查摆沦为“走过场”,等等。

“沉默”背后,有“老好人”的思想枷锁,有对权力不合理畏惧的顾虑,有查摆问题等同于“自我否定”的错误思想,有信奉“沉默是金”的错误处世哲学,等等。这些行为看似给了他人和自我面子,实则丢了党里子”,本质上是缺乏责任担当、党性原则弱化的表现,最终会导致问题积压、贻误事业。

敢于说破,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要继承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坚持“大胆开麦”,敢于对上级的决策偏差提出建议,及时提醒同事工作中的失误,对下级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抓早抓小、从严督促整改,坚决破除自我思想上的“怕丑”心理。要出于公心,以帮助同志、推动工作为出发点,而非泄私愤、图报复。要注重场合,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出问题,避免让被批评者陷入尴尬境地。要把握分寸,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开门教育”的“开门纳谏”机制,将个体“看破”的问题转化为社会共识的“说破”压力,推动学习教育从“内部自我革命” 拓展为“社会协同治理”,这既是风向也是态度。“说破”既需要个人勇气与担当,更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保障。要持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坚持原则、敢言敢为者撑腰鼓劲。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决抵制“老好人”“太平官”。强化“斗争精神”培育,营造人人敢监督、人人敢发声的政治氛围。常态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扭住不放、破而后立,坚决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