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评网!
搜索

挤干满意度调查的“水分”

时间:2025-08-10  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陈文华  点击:0
当前,部分地方和单位在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电话回访设计诱导性话术,纸质问卷找人代笔填写,线上评价缺乏有效监督。这些行为导致数据失真,表面呈现“高满意度”假象,实则掩盖群众真实诉求,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当前,部分地方和单位在群众满意度评价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电话回访设计诱导性话术,纸质问卷找人代笔填写,线上评价缺乏有效监督。这些行为导致数据失真,表面呈现高满意度假象,实则掩盖群众真实诉求,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

尽管中央反复强调要真抓实干”“以人民为中心,此类形式主义问题仍时有发生。表面看是考核方式存在漏洞,实质反映政绩观出现偏差。个别干部将满意度调查当作任务指标,只求数据好看,不重实际效果;部分单位把群众评价异化为应试技巧,以应付代替落实。这种做法如同枯树贴花,只具表象,难有实质。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干部仍存在“唯上思维,未能真正践行群众路线。

要根治这一顽疾,首在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必须深刻认识到,群众满意度不是装点门面的装饰品,而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要把群众真实感受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干部考核中加大群众评价权重,对弄虚作假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让那些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的干部得到重用。

重在创新评价机制,提升考核科学性。要打破自说自话的评价模式,推行背对背匿名评价,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独立评估。建立不满意事项挂牌督办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评价过程可追溯、结果可验证,从技术上阻断数据造假的空间。

严在构建监督闭环,强化制度约束。上级部门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随机抽查,对发现的造假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同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建立便捷的举报机制,让各种代填代答行为无处遁形。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倒逼干部作风真转变、群众工作真落实。

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唯有挤干满意度调查的“水分”,才能让干部作风回归“实”字,使群众获得感更加充盈。这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各级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表情包”作为工作“风向标”,让“民之所盼”真正成为“政之所向”。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
上一篇:当好人生东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