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评网!
搜索

“织网行动”聚起治理合力

时间:2025-08-10  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陈文华  点击: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常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权责不匹配、资源不充足等问题制约着治理效能。中国组织人事报5月23日讯,吉林省四平市创新开展织网行动,通过重构治理体系、整合服务资源,让社区工作者从疲于应付转向精准服务,探索出一条基层减负增效的新路径。

破题之策在于体系重构。四平市以手术刀式改革剥离冗余网格,将原先分散的28类业务网格整合为统一的综合治理网格,为基层卸下重复劳动的包袱。通过建立网格党支部+全科社工窗口的服务模式,配备专兼职网格工作队伍,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北铁社区党委书记罗雪寒感慨:现在行政资源节约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这种系统性重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攻坚之法重在资源整合。该市推动50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2万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构建起扁平化指挥体系。以资源换服务的创新模式,引入社会组织承接“一老一小”项目,累计救助困难人员6400人次。同时,通过省级一张表数据系统,归并基层报表需求,让干部从表格海洋中解脱出来。这种机关围着基层转、干部围着群众转的机制,既破解了资源碎片化难题,又践行了民呼我为的服务理念。

长效之治成于机制创新。四平实践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制度保障。通过建立网格发现-部门响应-群众评议的闭环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这种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方法,不仅改善了干群关系,更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正如一位社区干部所说:现在不是我们追着问题跑,而是机制推着服务走。

“枫桥经验”四平实践,中国基层治理创新始终在路上。四平市用一张网兜起民生大小事,用共建共治凝聚治理合力,为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提供了生动范例。展望未来,唯有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群众参与,才能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最一公里”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