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评网!
搜索

让“农业技术(经济)助理”在田野拔节生长

时间:2025-07-14  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陈文华  点击:0
四川省人社厅消息: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方案,明确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需设岗”为原则,全省扩招政策性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四川省人社厅消息: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方案,明确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需设岗”为原则,全省扩招政策性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其中,将专项招聘农业技术(经济)助理,岗位覆盖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家庭农场、乡村工匠工作室、就业帮扶车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合作社等,聚焦农业产业发展与生产管理需求。这一举措既破解了就业难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精准选才是关键第一步。要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招聘方式,必须深入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一线开展需求调研。在绵阳市安州区,人社部门通过走访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绘制人才需求图谱,实现岗位设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人才选拔既要重视本土土专家的实践经验,也要吸纳返乡大学生等新农人的创新思维。泸州市纳溪区在选拔中设置田间实操环节,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和乡土情怀,确保选出来的人才能扎根农村、服务农业。

实践是最好的培养课堂。要让农业技术(经济)助理快速成长,必须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宜宾市翠屏区采取1+1+N培养模式,即为每位助理配备一名技术导师和一名管理导师,参与多个项目实践。在广元市苍溪县,农业技术(经济)助理们通过参与红心猕猴桃产业链建设,既掌握了生产技术,又锻炼了经营管理能力。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的培养方式,让年轻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长效发展需要机制保障。要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德阳市罗江区将农业技术(经济)助理的工作成效与产业效益直接挂钩。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内江市为表现优秀的助理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雅安市则设立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奖项。更重要的是要构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让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

农业技术(经济)助理制度是人才工作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精准选才、实践育才、科学用才,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这些年轻的身影必将成为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在广袤田野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