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史玉柱为什么成不了当代出色银行家
史玉柱从保健品起家,以网游重整旗鼓,正在向银行领域快速进军。
可惜,史玉柱永远成不了新中国成立前张公权那样出色的银行家,并非史玉柱缺乏银行家素质,时移势异,具有自主意识的银行家不可能在近20年内出现在江湖。
约100年前,中国出色的银行家层出不穷,张嘉璈(号公权)、陈光甫等人就是其中翘楚。1916年,张公权因为对抗北洋政府的停兑令捍卫了中国银行的信用,名噪一时。之后不久,银行被收归国有宝健,中国民间银行家一脉断绝,活跃在舞台上的主要是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一直到21世纪,中国能够真正称为银行家的民间人士,十足稀罕。
当下,一些实业家正在努力向银行家身份转变。史玉柱正在向金融领域大举扩张,这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试图用投资银行证明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一洗网游业务带给自己的道德重负。
从今年3月30日~7月15日的74个交易日内中国评论网,史玉柱旗下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计42次增持民生银行。综合来看,史玉柱增持价格多在5.7元~5.9元之间,以5.75元/股为估算均价计,史玉柱耗资已近38亿元,晋升为民生银行第六大股东。除了民生银行,史玉柱还投资了华夏银行。据华夏银行半年报透露,上海健特今年二季度增持华夏银行112.06万股,总股数增至8956.83万股,为第九大股东。以华夏银行二季度平均股价12.66元估算,史玉柱此次增持斥资约1419万元。史玉柱还在微博中对招商银行伸出了橄榄枝,表示“其实招商银行是个完美银行保健品,是各商业银行的标杆”。
史玉柱之所以大笔增持民生银行,原因是中国上市银行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只有民生银行是民营银行,是个异数。
就在史玉柱大笔增持之时,却遭遇强劲的对手。8月24日,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家德表示,中国人寿依然看好银行股,并有意增持民生银行。目前,中国人寿是民生银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31%。中国人寿一直致力于在银行业开疆拓土,按照一参一控的办法,中人寿将目标瞄准了广发行与民生银行。
如果中国人寿控制了民生银行,那么所有的民营投资者不管是新希望的刘永好,还是上海健特的史玉柱,在资金量与管理层面,都只能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无怪乎,在中国人寿暗示对民生银行的兴趣不到一小时,刘永好就发出一条敏感微博:“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中国唯一的民营的重要银行 (总资产2万亿元以上),不应倒退成为国有银行。给民营一块小小的天空吧!失去民营机制的民生银行,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告别高速成长。”虽然这条微博很快被删,却显示了史玉柱等人的无奈与失望。
到目前为止,史玉柱等人只能称为投资家,而不能称为银行家。事实上,他无法真正“下海”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民营银行,他是民生银行的董事,那又如何?刘永好早就进入了民生银行,一度实际控制17%的股权,却在股权争夺中屡屡败北,甚至一度黯然退出。
史玉柱等民营企业家,在银行业时间不长的博弈中,却屡屡遭人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