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机难求”说开去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张辛欣 点击:
 在大市场里做好创新的大文章,这是“一机难求”给我们的启示。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主动拥抱高质量,坚持攀登突破、创新自强,中国经济更美的风景就在前方。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题:从“一机难求”说开去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走俏市场的国产手机,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制造。

  1月11日,荣耀发布全新旗舰智能手机Magic6系列,搭载AI大模型、配备自研卫星通信技术,在正式上市前就一度冲上热搜。华为公司去年下半年发布的手机Mate 60,更是出现了“一上线、秒抢空”的场景,即便在发售后的几个月内,依然是“一机难求”。

  昔日国际品牌门庭若市,今天国货门店排起长龙,一些网友不禁感叹,“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心回来了”“国产手机做出了‘争气机’”。

  “一机难求”的背后,是国产品牌的厚积薄发,是整个行业求新求变的奋进。

  造一部手机不难,但造出精品、造出爆款却十分不易。且不说长期以来,国外厂商引领了手机的外观设计、研发方向,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仅是近几年,面对全球市场低迷、供应链冲击,手机行业几经翻涌。如何生存、怎样逆袭,几乎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考题。

  越是在遭受挫折、受制于人的时候,越要靠自己争气,一心一意谋创新、脚踏实地打磨硬实力。

  攻关关键技术,加快本地配套,力求产业链自主可控;前瞻布局AI大模型等领域,努力实现“换道超车”;耐住性子把品质做好、把品牌打响……从折叠屏到影像手机,市场上每一件“走红”产品,都是整个供应链的千锤百炼、持续升级。也正是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在经历长时间的技术封锁和外部压力后,华为并未停滞不前,反而迎来新生。

  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同比增长6.5%,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国产品牌占据四席,渐渐拥有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的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