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基层干部“工具化”倾向

时间:2020-06-28 16:4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有媒体下基层调查发现,少数基层地方存在干部“工具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成色成效,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如,有的执行政策机械化,“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干”,机械生硬、缺乏灵活,甚至“削足适履”、
       有媒体下基层调查发现,少数基层地方存在干部“工具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成色成效,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如,有的执行政策机械化,“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干”,机械生硬、缺乏灵活,甚至“削足适履”、一刀切落实;有的创新老化退化,怀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的工作心态,故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工作路径套路化,要么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工作经验,要么依赖老办法、老套路,“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老虎”。
     基层干部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和决策者,基层干部“工具化”消弭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影响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给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程造成掣肘。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事业,对乡村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本领提出更高要求。若被“工具化”倾向所裹挟,基层干部成了简单机械落实政策的“二传手”,剥离了地方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实际情况,那么政策制度必然要大打折扣、甚至成了变通走样的“四不像”。因此,得警惕基层干部“工具化”现象,以免让乡村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短板。
     乡村基层干部“工具化”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与少数上级指令过多、规则过细、要求过密有关,动辄下“死”命令、“严要求”,甚至滥发指示和任务,导致基层负担不断加重,尤其不乏少数形式主义问题,以致基层干部不得不疲于应对、敷衍了事,这就直接造成了“工具化”简单执行问题。此外,问责泛化和简单化,加剧了基层干部“伸头是一刀,缩头是一刀”的无奈情绪,以致对工作提不上劲、干事缺乏动力,宁愿简单当“没思想的工具”,甚至“看上面脸色行事、不看群众喜怒办事”,由此让“工具化”倾向越发严重。加上,少数基层干部因缺乏教育培训、文化水平不高、视野能不不足等内生因素,在落实政策、执行任务过程中因自身理解偏差和能力缺失造成质量不高。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打破基层干部“工具化”倾向,最为关键是持续落实好为基层减负的精神,莫让基层被“千根线”捆绑成了“木偶”,给基层干部敢于干事、勇于作为、甩开膀子创造空间和条件。“百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每一个村、一个乡都有不同的问题和实际,少数上级在下命令、发指示时要给予基层自我把握的空间和分寸,别让基层成为生硬落实、“一刀切”执行的“程序设定”,尤其谨防将基层干部“管牢”成为桎梏和枷锁。如此,方能打破基层干部“工具化”的“前置瓶颈”。
   另外,基层干部摆脱“工具化”影子,还得靠自身内生动力和过硬本领提升,冲破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落后理念,这既需要敢于创新、解放思想的能力支撑,也需要上级部门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为其创新创造、主动作为注入营养源,尤其要对接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程“精准培育”,锻造基层干部拥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杀手锏”,从而让基层干部自觉摒弃“工具化”模式,走向乡村现代化治理的广阔天地。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