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家国精神”的寻根之旅

时间:2023-08-02 11:4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陈泓宇 点击:
暑期档动画历史片《长安三万里》在万众期待中上映,票房口碑实现双丰收。电影讲述安史之乱后,身处时代危机中的高适忆起与李白的过往。
      暑期档动画历史片《长安三万里》在万众期待中上映,票房口碑实现双丰收。电影讲述安史之乱后,身处时代危机中的高适忆起与李白的过往。同时期家喻户晓的文人墨客也在情节发展中陆续登场,书写出充满史诗感的壮美篇章。片尾处,老年高适深情说道:“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这种家国精神的传承已跨越时空的束缚,与当下的青年干部通情共感。青年干部宜从高适所行所为中感悟精神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奉献无悔青春。
     感悟影像传递的“水流万里总思源”的忠诚寸心。影片前半部分高适郁郁不得志,只得依靠敝帚自珍的高家枪维持生计,挫折并未击倒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历经安史之乱,仍坚定维护政权,以对国家社稷的忠诚寸心实现人生理想。历史与当下总会同频共振,作为青年干部,理应坚定信念,努力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追求政治进步的理论必修课,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方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感悟影像蕴含的“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使命担当。说起诗仙李白大家耳熟能详,殊不知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更令人动容。从平凡的人脚踏实地迈向高处,以平息战乱、解救万民的功绩,令世人称赞。正因此,《旧唐书》评价:“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青年干部宜将高适所具的担当精神带入自身,在岗位工作过程中真抓实干,保持埋头干事的韧劲和抬头看路的清醒。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遇到急难险重情形时,敢接敢承担。围绕发现的问题思考出“最优解”,做到以青春之笔书写当代青年担当答卷。
     感悟影像厚植的“愿得此生长报国”的家国情怀。作为信奉经世致用的入世人,高适如“局外人”般远观繁华盛唐,看罢浮光掠影,便毅然选择从军以保家卫国。他得势后不欺黎民百姓,处置站错队的老友忠义两全。盛唐将倾的千钧一发之际,他力挽狂澜,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间。很多观者从高适身上找寻到自我身份认同,看到了中国人充盈的精神世界和人格上的高贵。纵然岁月流逝,家国精神也能通过荧幕对当代干部进行精神反哺,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将自身小我融入民族大我,驱散旅途黑暗,浓墨重彩书写个人的“中国故事”。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也是写实的艺术。《长安三万里》以精妙的叙事技巧、深刻的情感主题、超凡的技术奇观、沉浸的观看体验带给了观众们一场重返唐朝的“美梦”。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诗歌通过电影都“活”了过来。以影为鉴,望青年干部将电影传递的家国精神与自身的岗位工作高度融通,以青春力量走好为民服务“三万里”的旅程。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