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语”近人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8-10-16 12:28来源:中评网 作者:周娅 点击: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懂、领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及深沉情怀,要以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
       近期,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每每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理论性的文章、讲话、谈话,都能让我心生崇拜和感慨,他文章中随处可见的用典、古诗词引用,总能让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倍感自豪。
      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特质。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想起还有一位在运用古诗词上能做到如此绝妙的是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这让我印象深刻。温总理曾说:“中国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而增强文化信心、文化自信何尝不是增强综合国力、民族信心的一部分。
     其实,无论是习总书记还是温总理,亦或是其他爱好、精通古典诗词的人,在不同场合引用适合时宜的古诗词,不经意间展现出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体现。
      除了古诗词引用,古曲传唱也是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好方法。古曲多是把古诗词谱成曲子来演唱,孔子曾对古曲作出“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评说。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儒家,崇尚音乐,主张礼乐,强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演唱古曲有利于振兴民族音乐的精华,凝聚民族精神。由此可见,古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与古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坚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们在传承中国传承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良方。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懂、领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及深沉情怀,要以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这颗璀璨明珠闪耀世界。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