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题: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叶昊鸣、高亢 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不论是应对当前风险挑战,还是积蓄持久动能,都需要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个关键。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各项部署中,“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居于重要位置。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说,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是一国经济的“压舱石”,应对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国家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固本培元。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近年来,我国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持续攻关;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聚焦做强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着眼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总体企稳回升。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实体经济稳,经济发展基础才能更加坚实牢靠。当前,我国仍有更大稳定实体经济运行的政策空间,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培育新动能 会议指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创新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是立足当下发展的“刚需”,也是着眼长远、谋划未来的大计。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进一步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今年一季度,装备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7%和17.8%,有力助推高技术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各地各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东数西算”工程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全部开工;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多项关键领域产业链攻关再上新台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是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前提。 “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动力,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中的比重与贡献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东表示,要发挥重大科技专项的带动作用,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以不断的科技自主创新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 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对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明确方向:“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锻长板与补短板齐头并进,才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好防范经济风险,推进产业体系高质量跃升,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尽显我国汽车产业活力和魅力:共接待海内外观众逾90万人次;全球首发车共93台,其中中国品牌65台,约占七成;新能源车型共展出271个,中国品牌186个,同样占了近七成。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逐浪“数字蓝海”,数字中国建设正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表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制造、能源等传统产业。要扩大和巩固发展优势,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锻长板”提高发展整体效能,“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难题。稳住实体经济,既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培育新的增长引擎,也要在“卡点”“堵点”上持续发力。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我们要乘势而上,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郭丽岩说。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2023-05-01 20:51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戴小河、叶昊鸣、 点击:
次
——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为官不言”不是个好作风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新华时评:“为官不言”不是个好作风。...
- 落榜不落志,有抱负定会梦想照进现实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胸怀大志,有远大抱负,将来不管在什么...
- “天价”奢华粽子谁来监管?
端午节临近,“新华视点”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发现,“燕窝粽”“人参粽”“鲍鱼粽”等...
- 过仲夏端午,守文化“富矿”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喝雄黄酒、手臂系五色线……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了...
-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从这里看见未来乡村的模
“千万工程”调研行丨从这里看见未来乡村的模样——浙江美丽乡村调研走笔。...
- 破壁垒优服务 多地出台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多地出台措施敞开“大门”——破壁垒优服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 “为官不言”不是个好作风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