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医院“骗保”必须动真格

时间:2017-12-05 16:1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隔山 点击:
医院虚构项目收取患者的诊疗费或骗取国家医疗保险,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患者根本没有住院,却产生一月数千元的住院费用清单,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此时不得不问,当医院虚构诊疗项目,甚至是虚构住院信息报销医疗费用之时,咱们的监管在哪里?
    11月20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二住院楼见到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李天祥。这位入住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的离休老人,在医院提供的“天津市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清单”上,偶然发现一些治疗项目是自己根本没有做过的。而2016年1月20日至2月19日没有在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住院。但该医院在这期间给他开具了一张住院费用清单,包括治疗项目7项,共计6443元。(12月1日中国青年网)
     医院虚构项目收取患者的诊疗费或骗取国家医疗保险,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患者根本没有住院,却产生一月数千元的住院费用清单,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此时不得不问,当医院虚构诊疗项目,甚至是虚构住院信息报销医疗费用之时,咱们的监管在哪里?
     病房什么治疗仪器都没有,却依然收取了数千元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微波治疗、运动疗法等治疗项目费用。病人没来住院却产生数千元费用。这些恐怕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医护人员的个人行为,敢说这与医院的默许甚至是暗中指使无关?即便是这些虚构的医疗费用属于医院集体的收入,但其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显然是法律法规所不容许的,其应当受到依法查处。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医院骗取国家医保或财政资金的新闻是屡见报端。有的是患者将一张医保卡交给医院再交上住院门槛费,患者就成为了医院的长期住院者,根本无需向医院缴纳其他任何的费用,甚至是医院还以免伙食费等为噱头,吸引更多的患者住院就诊。而这些住院患者中其实不乏少数的人其病情并不满足住院条件。如此一来,不仅大量耗费医疗资源,还让国家财政资金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该案例的特殊性是离休干部的医疗报销走的是财政渠道,但这只是骗取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而已。而有的医院骗取国家医保资金的情况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如某医院看准了五保户住院治疗的费用由民政资金给予报销,于是每介绍一个五保户到医院,医院都会给予100元的回扣。再如,某私立医院在短短三年时间,通过编造虚假住院手续及病历骗取医保基金达298.5万余元。某市心血管病医院在两年间骗取医保基金749万元。等等案例真是举不胜举。
    从表面上看,这是医院无法无天,胆大贪婪的行为。医院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就是想通过以少报多,以无报有,套取国家的医保资金,为医院“创收”。而背后的实质是在钻政策法规上的一些漏洞,把医院当作捞取好处的平台和幌子,把患者当作医院的一个个无本起家的载体。
     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是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从严抓好制度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医保部门要变事后审账为事中审核。另一方面是加大监督检查,严格依法查处,给予那些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和医保资金的医院以及责任人,实施必要的刑事诉讼,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真正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本不宽松的医保资金用到急需的患者身上,用到服务医疗卫生的刀刃上。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