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切实为基层减负

时间:2024-03-01 11:2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刘思源 点击:
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处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实践、加强绩效评价、加大支持力度以及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我们才能实现基层工作的真正发展和为民服务的目标,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劲头和活力。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精准靶向整治。
        当前,随着电子政务平台和相关APP的广泛应用,打卡签到、积分排位、点赞转发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为困扰基层的新的负担;另一方面,个别基层干部信奉“亮点不是干出来的,全看怎么造出来”,热衷搞“面子工程”“纸面创新”“指标美观”,精致务虚、无暇务实。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变异翻新,或者异化为“精致务虚”,不仅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给基层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而且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扭曲了基层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治理形式主义,注重实绩实效,为基层减轻负担。
        治理形式主义需要加强基层工作的实践性和务实性。基层工作应该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多做解决问题的“泥腿子”,少做办公室里的“笔杆子”,注重解决问题和满足群众需求,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上的形式。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重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真实了解问题所在,并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整治形式主义要强化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将绩效和实际工作成果紧密结合起来,绩效评价要注重实际工作的产出和效果。只有检查考核科学、合理、适度,本身减负,才能对基层减负形成积极引导。同时,上级部门在检查考核时,应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摸实情、听真话,少看虚功,多看成效。要建立有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问责机制,强化对基层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形式主义问题,对于影响恶劣的形式主义行为,要严肃查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不断浓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
       整治形式主义要注重基层力量的充足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基层的支持和倾斜。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上,要更多关注基层,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减轻负担,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强化基层队伍稳定。
      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处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实践、加强绩效评价、加大支持力度以及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我们才能实现基层工作的真正发展和为民服务的目标,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劲头和活力。(刘思源)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