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金融合作 助力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李延霞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超40%,在全球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 金融合作是全球南方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多年来,我国金融业通过多元化金融服务,搭建互联互通金融桥梁,助力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 加大资金支持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12月18日,运载秘鲁当地蓝莓、牛油果等特色水果及矿产品的“新上海”轮从秘鲁钱凯港抵达上海洋山港,标志着两港海运航次首次双向贯通。 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中国银行作为主牵头行,同多家同业机构紧密合作,为钱凯港提供咨询、融资、跨境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为推动其建设注入动力。 2025年2月3日,塞内加尔北部法斯图雷镇乡村打井工程二期项目顺利启动。这一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将支持塞偏远乡村修建85口水井、89座水塔、1450公里管线、300个集中供水点,并为1.82万个家庭供水入户。 从基础设施到粮食安全,从公共卫生到社会服务……我国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多元化金融服务,架起全球南方合作“桥梁”,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 据统计,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项目已累计带动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带动贸易逾2万亿美元。截至去年末,中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1200个,累计授信支持逾3720亿美元。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贸易往来提供结算、融资服务近千亿美元,通过跨境担保、银团贷款、信保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百余家中资企业对40多个全球南方国家开展项目合作。 金融助力全球南方合作共赢,政府层面的机制安排意义重大。中国明确提出,提供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用于支持非洲出口;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进出口银行已完成100亿美元支持非洲出口贸易融资额度工作,支持了20多个非洲国家特色产品及农产品对华出口。 深化绿色合作 共谋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南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将促进绿色发展列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将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列入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中国以实际行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共谋绿色发展之路。 这其中,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2024年11月,中国银行协助大型商品纸浆生产商巴西书赞桉诺集团成功发行12亿元3年期绿色熊猫债,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在巴西培育经绿色认证的人工桉树林,助力碳减排及天然林资源保护。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绿色熊猫债为绿色项目筹资,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专门优化发行机制安排。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规模也明显增长。 工商银行发行“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中国银行发行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建设银行发行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绿色债券……各类绿色债券为环境友好型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境外项目中,绿色项目占比突出。2024年2月,进出口银行参与融资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为当地发展提供绿色能源。 “在绿色信贷方面,进出口银行制定了一套覆盖业务全流程的绿色信贷标准。”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金融支持,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金融开放共赢 助力全球南方经济增长 在刚果(布)第三大城市多利吉一座现代化水泥厂中,工人正将一袋袋水泥装车运往全国各地。曾经依赖高价进口水泥产品,如今这里生产的水泥物美价廉,还出口至周边国家。 这一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农业银行与刚果(布)合资成立的中刚非洲银行的坚实支撑。 成立多年来,中刚非洲银行持续为当地重大资源基建项目及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粮食安全等民生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存、贷款市场份额位居该国银行业第一、二位。 发挥全球网络优势、完善境外机构布局,是提升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全球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在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中包括4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银行已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2家境外机构和1家合资银行,其中6家位于全球南方国家。交通银行已在全球设有24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其中,9家境外一级分支机构位于金砖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便利跨境贸易和投融资,需要高效的跨境支付结算。2024年12月,中国银行毛里求斯人民币清算行正式设立,中行在非洲的人民币清算行达到3家,进一步便利了人民币在中非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 截至2024年末,农业银行与近400家全球南方国家银行同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30家银行互开本外币清算账户60个。 业内人士表示,南南金融开放合作、互联互通的推进,将有效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市场深度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金融合作 助力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20 18:29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姚均芳、李延霞 点击:
次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超40%,在全球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贷款规模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解读2月金融数据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金融合作 助力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超40%,在全球发展...
- 贷款规模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社会融资...
- 关于这些热点,证监会司局长们这样答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发布会有证监会8位司局长和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主要负责...
- 促开放 提信心 向“绿”行——服贸会释放重要
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以健全的法...
- 年内第二次“降息”释放积极政策信号
8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年内第二次下降,1年期LPR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
- 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延续优化至2027年底
为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公告称,对金融机构...
- 金融合作 助力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
- 中央文献网
- 中欧协经文委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一带一路经委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