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长安梦”,让“心中的锦绣”脱口而出

时间:2023-07-27 18:0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李星宇 点击:
近日,《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气势恢宏的电影画面,厚重悠久的诗词,每一帧画面都久久难以忘怀,更是留给我们了深刻内涵。影片中李白、高适、孟浩然、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齐聚一堂,在那盛唐的光影中好似看见了青年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当心怀“长安梦”,走好新
      近日,《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气势恢宏的电影画面,厚重悠久的诗词,每一帧画面都久久难以忘怀,更是留给我们了深刻内涵。影片中李白、高适、孟浩然、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齐聚一堂,在那盛唐的光影中好似看见了青年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当心怀“长安梦”,走好新征程,在“苦涩”中熬出自己的“香气”,让“心中的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在担当中激发斗争精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短短两句诗词,将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体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古人云,“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历史和现实表明,危机面前不怯懦、困难面前不低头,方能化“天堑”为“通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忠于自己青春的梦想,向高适学习,不气馁、不放弃,拿出拼劲、闯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不管前行的道路多么艰难,面临的挑战多么艰巨,都要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成长之源,保持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精气神,用拼搏奋斗凝聚奋斗之力,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让自己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忠诚履职、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确保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坚强有力站排头,为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吃苦中磨练坚韧品格。《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乐于吃苦是一种本色,作为青年干部只有把百姓装在心中,不怕苦、乐吃苦、能吃苦的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要幸福就要奋斗,并且是艰苦的奋斗,没有艰苦的奋斗不是真正的奋斗。“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仕途坎坷的李白发出悲怆的感叹,紧接着他挣脱精神羁绊,从苦闷和彷徨中振作起来,唱出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苦头虽苦,却是磨练意志的磨刀石、试炼信念的试金石。为了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广大青年干部要主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吃苦当中磨炼自己,让自己的信念如磐、意志如铁,以不焦躁、不动摇的内心,感悟时代真谛,在苦涩当中砥砺坚韧之志,练就“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志向。
       在奋斗中永葆干事情怀。电影中起点较低的高适,家境贫寒,不善言辞,却凭借几十年的勤勉努力,不断进步终于大器晚成。在他的身上我们真切看到“铁杵磨成针”的现实写照,这种“耐得住寂寞”的可贵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品味与借鉴的。恰是一年好风华,踔厉奋发正当时,推动时代发展的背后往往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这意味要甘坐“冷板凳”,摒弃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不良情绪,甘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将“实事求是”思想深入到脑海中,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克服浮躁心态,出实招、求实效、务实功,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辞辛苦,不怕麻烦,用青春、热情、汗水甚至生命阐释“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田间地头上,人民群众中,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接触,了解群众所忧所困,真正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