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美“对等关税”错在哪里 新华社记者周思雨 欧阳为 樊宇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随后表示,“对等关税”最早可能于4月2日开始征收。这一做法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所谓“对等关税”打着“追求公平”的幌子,实质上是美方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这一举措若付诸实施,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
2024年12月11日,顾客在美国纽约一家超市挑选水果。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对等”错在何处 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相同。专家认为,“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质上既有违世贸组织规则,也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 ——“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是指,各方生产各自有成本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么各方都从中受益。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以咖啡为例分析指出,美国是咖啡消费大国,但美国咖啡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而产量相对较少、成本相对较高,美国从咖啡豆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国家进口咖啡豆,双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国对进口生咖啡豆不征收关税,而巴西作为咖啡豆生产大国和对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国家,一直对本国进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关税。这是基于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形成的结果。 然而,一旦套用“对等关税”,美国会盲目地效仿巴西征收9%的关税,这不仅无益于提升美国咖啡豆出口,因为美国的咖啡豆生产本身就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将损害数百万美国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万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每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各国会对自己的产品类目设置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关税,并在谈判贸易协定时通过以市场换市场实现“互惠”。执着于全部对等、完全对等,是非理性的。 ——“对等关税”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根据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各成员不能歧视其贸易伙伴,一个成员应向其他成员提供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对某一国达成协定降低关税税率且这一税率更低,那么这个税率就适用于美国已经谈过贸易协定的所有贸易伙伴。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德·鲍恩认为,“对等关税”将至少在两方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对不同贸易伙伴征收不同关税违反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不歧视的承诺;若美国将关税税率调高至超过与其他成员协议商定的最高水平,也会违规。 ——“对等关税”无视他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关税水平上,世贸组织并没有要求采取关税对等的原则。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在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时,往往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其市场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关税就越低。美国在自身已经经过需要保护的发展阶段后,强求“对等关税”相当于剥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在经济发展不对等、经济实力不对等情况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将进一步拉大世界贫富差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刘飞涛说。
这是2月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一家连锁店拍摄的鸡蛋限购通知。新华社发(曾慧摄) 经济贸易施压的工具 美方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行业补贴、税收政策等,都将是用来评估“对等关税”税率的因素。专家指出,美国提出“对等关税”,除了想解决一系列国内“痼疾”,更重要的是把关税作为贸易谈判工具,达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目的。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指出,美近期关税措施背后动机主要包括:减少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推动对美投资,加速制造业回流;增加关税收入,填补减税政策带来的财政资金缺口;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达到经济和经济以外的目的。 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对等关税”未必仅仅是想征收更高关税,而是要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与美方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对等关税”实际操作复杂、难度较大。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刊文称,对于每一种商品,单一的关税税率将被数百种可能的双边关税税率所取代,对于供应链跨越许多国家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极其复杂。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研究员斯蒂芬·奥尔森认为,美国未立即实行新税率并不令人意外。重新计算每一项关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各国可无视贸易规则而不受惩罚,任意增加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我们将回到二战前强权即公理、大鱼吃小鱼的贸易生态。”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提出的“对等”贸易政策是朝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欧盟将“立即且坚决地”对加征关税等妨碍自由和公平贸易的不合理壁垒作出回应,保护欧洲企业、工人和消费者免受不合理关税的侵害。
2024年12月11日,顾客在美国纽约一家超市挑选蔬菜。新华社记者刘亚南摄 “零和博弈”的幌子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现阶段,“对等关税”将对哪些国家造成最大冲击仍不明朗,不过对美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以及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等。 根据世贸组织数据,2024年美国前10大贸易伙伴2022年实施的最惠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中,印度为12%,韩国为8.4%,越南为5.1%,墨西哥为3.9%,加拿大为3.4%,均高于美国的2.2%。 彭博社指出,“对等关税”预计将对欠发达经济体造成沉重打击,因为这些经济体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较高。 刘飞涛认为,一些欠发达国家虽不是“对等关税”重点对象,但可能受到更大冲击。根据现有贸易规则,这些欠发达国家往往被允许对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较高关税,而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可享受较低关税。 “对等关税”政策也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 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玛雅·马朱兰认为,美加征关税举措将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引发一轮又一轮针锋相对的贸易战,分裂全球市场,阻碍各国经济合作,最终破坏国际市场的稳定性和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美“对等关税”错在哪里
时间:2025-03-14 17:07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点击:
次
国际观察丨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美“对等关税”错在哪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美媒:美以希望将加沙民众迁至非洲
美联社14日发表独家报道称,美国和以色列已与东非国家和地区接触,希望将巴勒斯坦加沙...
- 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美“对等关税
国际观察丨破坏多边体制 损害全球经济——美“对等关税”错在哪里...
- 英法乌将合作制订结束俄乌冲突计划并与美国讨
英国首相斯塔默2日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英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将与乌克...
- 全球瞭望丨施压乌克兰交矿产开采权 美国威胁
路透社21日发表独家报道称,美国正在进一步施压乌克兰交出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并为此...
- 特朗普:泽连斯基是否参加谈判“没那么重要”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否参加旨在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没那么重...
- 泽连斯基说与美国特使的会晤“富有成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当天与到访的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
- 美媒:美以希望将加沙民众迁至非洲
- 中央文献网
- 中欧协经文委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一带一路经委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