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施教的“五种类型”不可取!

时间:2023-06-02 14:30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糟糕,或者一味“贪玩淘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气势汹汹。对孩子不是臭骂不停,就是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甚至不让孩子“吃饭”或锁在屋里不许“出门”,基本成了“家常便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糟糕,或者一味“贪玩淘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气势汹汹。对孩子不是臭骂不停,就是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甚至不让孩子“吃饭”或锁在屋里不许“出门”,基本成了“家常便饭”。在农村,还不免有“棍棒教育”的野蛮行为,弄得孩子整天胆战心惊、不知所措,从幼小的心灵里逐渐产生了对家长极力不满的“敌对情绪”,或者养成了“欺骗家长”的不良习惯,个别孩子还以“出走”或“轻生”的方式来威胁家长。上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实在令人遗憾和担忧。
   然而,事实上,每个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但往往事与愿违。正是因为对孩子施教方面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偏激做法,所以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笔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觉得对儿童施教有“五种类型”不可取!
       一是行为“粗暴型”。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下降时,不是用温柔平和的态度,耐心帮助孩子认真查找原因,而是动不动就向孩子“发火”,轻则训斥痛骂一顿,重则大打出手一番,甚至采取其它野蛮“惩治办法”,使孩子心理压力较大,不仅对自己产生了“自卑感”,对父母和家庭也产生了“恐惧感”,导致孩子不愿意“回家”或“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失望“放弃型”。时常听到有些家长不负责任而灰心失望地说,我们孩子天生就是“蠢货”、“笨蛋”、不争气的“料儿”,交给幼儿园和学校“看管”吧,爱啥样儿就啥样儿,反正我们不抱多大希望了!致使孩子自幼产生了“反正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不管我,自己可以自由解放了”的消极心态。殊不知,孩子之错是大人之过。
   三是活动“控制型”。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严格管控,“出门进学堂,放学入书房”;还有的家长晚上或双休日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硬逼着孩子去上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补习班等,使孩子早出晚归,基本不见天日,没有活动的自由和空间;也有少数家长怕孩子贪玩儿,干脆“锁”在家里,实行“封闭式”的学习管理。使许多孩子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或“欺骗行为”。只要父母不在,家里几乎成了自由玩耍的“港湾”,不是乱打电话,就是看电视、玩儿电脑游戏等,自找乐趣。学习不认真、不刻苦,还养成了不说实话、欺骗父母的不良行为。
  四是条件“满足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考试得分高,家长就高兴地不得了,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真是“要星星就不给月亮”。更有甚者,孩子本来不“需要”,家长偏要主动去“购买”。偏重以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上进”。例如,笔者的邻居有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只因三门课程考了第一,父母就带着孩子连续几次去市内的豪华饭店大吃二喝搞“祝贺”,还给孩子花掉几千元买了一部平板电动车。这就是典型的突出一例。还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长的“荣耀”的资本、脸上的“光彩”。所以常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只要学习好、有出息,就是要我们的‘命’也舍得给!”
  五是老人“撑腰型”。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年轻的父母一旦管教、训斥孩子,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立马翻脸“拔刀相助”,不但不“配合”,反而还批评数落孩子父母不疼爱孩子。经常听到有些隔代人这样说:“孩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少管他(她),你们不也是我从小拉扯大的吗?”弄得孩子父母常常无可奈何。从而使孩子在家庭逐渐滋长了人人都要围着他(她)转的“小皇帝”心理和“中心地位”。
   上述几种教育类型,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忧虑吗?众所周知,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改变传统庸俗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科学施教方法,努力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科学教育管理机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我们要按照国家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着眼入手,千方百计抓好儿童教育,使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成就中国梦”,名副其实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