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毕生收藏的好东西都捐出来

时间:2011-10-03 04:4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龚自珍《己亥杂诗》红印本,为江苏著名版本学家潘景郑赠给王贵忱。 国内文献学和收藏界曾有一个“二王”的说法“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王世襄2009年去世后,王贵忱在电话里不住哀叹,自谦道:“我是不能够跟王世襄比的。”近日,《乐以忘忧 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在

把毕生收藏的好东西都捐出来(组图)

龚自珍《己亥杂诗》红印本,为江苏著名版本学家潘景郑赠给王贵忱。

把毕生收藏的好东西都捐出来(组图)

国内文献学和收藏界曾有一个“二王”的说法“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王世襄2009年去世后,王贵忱在电话里不住哀叹,自谦道:“我是不能够跟王世襄比的。”近日,《乐以忘忧 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开幕,这位深居简出的大藏家携带他的重量级藏品亮相,高朋云集,曾任省市领导的老同志叶选平、朱森林等亲赴开幕式。 王贵忱位于广州五羊新城的书斋内,正中即悬挂着王世襄生前题给他的“可居室”的斋名。“随处可居,敬业不已”,几乎是王贵忱一生的概括。他16岁参加革命,刚解放时移居广东,1957年被划为右派,被处理降级,迁至4平方米的小房内……但岁月流徙,如今已年逾八旬的他,一直没有放弃求学问道,没有放弃收藏和研究。 此次展览中,王贵忱收藏的不少重量级文物亮相,如龚自珍《己亥杂诗》红印孤本、张荫桓《戊戌日记》原本、黄宾虹手书《画学篇》、广东名诗人廖燕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展览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这些原本属于王贵忱的珍贵藏品,大部分已捐赠给了图书馆,如今是返借回来展出。就像与昔日故交重逢,王贵忱却释然一笑,说:“我是吃广东饭长大的,我会把毕生收藏最重要的东西留在广东。”南方日报记者日前步入“可居室”,听了王贵忱讲述收藏的故事。 谈名人故交: 与周作人“换”书得来《金石契》 “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中,展示了王贵忱多年来的重量级藏品,不少藏品得来的经历颇为传奇。王贵忱从20多岁起就和周叔弢、周作人、容庚、李可染、谢稚柳、启功、黎雄才、赖少其等学术名宿交往密切,使他受益匪浅。这些大家与王老的很多书信往来被王老妥当保存至今,是史料价值极高的收藏珍品。 南方日报:这次展览中周作人所赠《金石契》,内有周作人的钤印,书的楠木夹板上有周作人的手写书名,当时您如何得来这本捐赠? 王贵忱:1960年,我回乡途经北京,慕名到八道湾拜访周作人。在此前后,他给我的书信大概有近80封,但唯一保存下来的就是这函乾隆刻本《金石契》。 我早年是研究“二周”的,从十几岁读周作人的《火柴女》(指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感到他的文字清雅。而他翻译的《桃色的云》(俄国爱罗先珂著),是我这么多年来看过的众多版本中最好的。晚年的周作人,收藏的很多古书都被抄家抄光了。但他对民俗学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八仙有兴趣天津地图,当时碰巧我有一本关于吕纯阳的《纯阳子记》,是明代湖南长沙人邓球所著,这是孤本,我将它送给周作人,他就转送这本《金石契》给我。 南方日报:这次展览中还有大画家黄宾虹《画学篇》长卷,它有什么艺术价值? 王贵忱:这部黄宾虹《画学篇》长卷,由唐云题引首,赖少其题记,是非常珍贵的。它是黄宾虹晚年目疾时缩写并书赠赖少其的一篇论画手稿,包含了他论艺的精彩观点,洋洋千言,书法老辣随意。后来赖少其看到我喜欢黄宾虹,就将它转赠予我。 《画学篇》长卷是关于黄宾虹研究的重要资料。长卷中,黄宾虹用七言长诗,论述国画艺术流派的优缺点,高度概括了他的绘画主张。他认为中国古代书法不只受到“二王”等人的传承影响,嘉道年间“碑学”兴起,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巨大。 人物名片 王贵忱,1928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担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历年出版编著有《先秦货币文编》、《中国钱币文献丛书》《屈大均全集》《明代潮州戏文五种》《曾国藩未刊书札》《元大德本南海志残卷》《张荫桓戊戌日记》《可居题跋》等中国评论网,研究范围遍及古文献、钱币、金石、书法各方面。 王贵忱捐出去的善本书不少都身价不菲,例如明嘉靖版白绵纸刻本《韵谱》和《七修类稿》及一些稀见的龚自珍版本,都捐给了省立中山图书馆。另外天津收藏市场,他还把自己半个世纪以来搜集的600多册的历代钱币学著作悉数捐给了中国钱币博物馆。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胡可 肖央 谈收藏研究: 为研究曾国藩卖掉徐悲鸿的画 王贵忱的许多研究都来自他多年来的收藏。如《曾国藩未刊书札》是李瀚章编辑《曾文正公全集》时抽出未刊的信札藏件,是他用自己珍藏的徐悲鸿手卷从文物书店换回来的。他参与出版《廖燕全集》,书里收录的那幅《山居诗草书手卷》是廖燕传世仅见的真迹。当年,王贵忱用李可染、吴作人、谢稚柳等名家的8张画,与卢子枢将它换回。 南方日报:您是如何收藏到早年并无人关注的曾国藩书札的? 王贵忱:曾国藩的书札是我用徐悲鸿的手卷换的。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文物商店卖曾国藩的书札,定价6万元天津市钱币收藏,但是没人要。我一看,这些曾国藩书札是之前未曾发表过的,就用一个徐悲鸿手卷跟文物总店换。文物总店求之不得,因为我那个徐悲鸿手卷当时值20万,他们转手就卖了25万。 我从不卖自己的藏品,但是我非常看重一点,就是自己能收藏到第一手的资料,这样便于我的研究。后来,商务印书馆将我收藏的这些曾国藩书札公开发表了。 另外,我还收藏了张之洞的书札,他的书法是学苏东坡的。最后我聚到90多封,还有张之洞的对联和诗稿、文章,后来都捐给广州图书馆了。 南方日报: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红印本,是如何得来的? 王贵忱:上世纪50年代,我与周叔弢先生在天津的旧书市场相识,后来他就成了我的老师。周叔弢当年曾指导我藏书,说现在宋元版本不易得,不如转收明清版本,并要多留意嘉庆道光时期的文人别集,如龚自珍、钱大昕等,他对我的收藏和研究影响很大。 龚自珍的书印得非常讲究,从他第一本到最后一本,我全部都有,多数是红印本,还有一些带着墨钉(未定稿的本)。这个《己亥杂诗》红印本是江苏著名版本学家潘景郑赠给我的。原刻本《己亥杂诗》只有一本,由清代吴印臣所印,现在可能藏在国家图书馆,与我收藏的这个红印本略有不同。红印本比原刻本多了一些清末名人的题字,应当说更能反映一些东西。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