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改市”龙港“大部制”改革,如何写好“后半篇文章”

时间:1970-01-01 08:00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谢云挺 点击: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鳌江之畔的龙港镇,曾因农民自费造城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2019年8月,这个镇获批直接升格为县级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鳌江之畔的龙港镇,曾因农民自费造城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2019年8月,这个镇获批直接升格为县级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三年多来,龙港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为我国特大镇有序设市,发展新生城市,不断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此同时,龙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对多”“职能重叠”“人少事多”等现实困境,仍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写好“后半篇文章”。

  为什么是龙港?

  改革开放后,我国一批特色鲜明的特大镇逐渐形成,它们虽然是“镇”,却常常拥有着“县级”的人口总量和“市级”的经济体量,形成了独特的“特大镇现象”。

  这些特大镇综合实力突出,部分已经超过中等城市的发展水平,龙港镇便是其中之一。

  1994年,建镇10年的龙港,从5个小渔村发展成有13.5万户籍人口的特大镇,当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亿元镇中排名第17位。但是,“小马拉大车”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凸显出来。

  在用地指标、信贷规模和项目审批等方面,龙港都受到“乡镇衣帽”的限制。镇政府的权责配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束缚了龙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1995年,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文,首次在全国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以龙港为首的57个城镇被列入试点,龙港不仅在多个领域被赋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还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镇级金库。

  然而,面对不断聚集的人口和扩张的城镇规模,通过授权和委托方式推进的“强镇扩权”改革,不断出现权力“放了又被收回”的现象。

  一些专家认为,这种以“授权”和“委托”方式实现县级权力下放,来摆脱体制羁绊的做法,与规范的立法授权相比,往往容易陷入权力收放循环的怪圈。特大镇要获得更大自主权,仅靠县级政府放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制度的变革将放权固化下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