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寄托乡愁的地方

时间:2023-01-18 14:57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洪浩 点击:
小河潺潺、窗明几净、安宁祥和的乡村升起袅袅炊烟,一幅怡然自得、鸡犬相闻的乡村景象宛如画卷一般跃然纸上。
       小河潺潺、窗明几净、安宁祥和的乡村升起袅袅炊烟,一幅怡然自得、鸡犬相闻的乡村景象宛如画卷一般跃然纸上。乡村,一个寄托了人们乡愁的地方,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故事,它就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生根发芽。乡村振兴,就从人们遥远的理想乡开始启航。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回老家的情形,蜿蜒崎岖的山路,只能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走,渴了就用树叶卷成一圈舀井水喝,通常都要乘着夜色打着电筒,与星光为伴,而老家就在那一座山头。步行7、8小时才能到老家,卸下了一身的疲惫,小孩子们早已在路上就已经在大人们的背上进入了梦乡,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开始准备夜宵,喝一点小酒。记忆里的老家总是充满了疲惫和轻松的矛盾。
      时光荏苒,现今回老家,只需开着车穿梭在山间,感受一下林间微风的温柔,山中鸟儿的歌唱。再下车时,就已经在干净平整的老院子中,小孩子们如同放归森林的小兽,在院子里、在田间、在小水塘旁肆意的享受童年的乐趣,妇女们背着背篓在林子里采着竹笋,男人们则忙着准备下午的硬菜。在夕阳的余晖中,老家渐渐变得活泼与热闹起来。
    老人们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筷子,开始述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岁月如刀一般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一道的痕迹,在老人的口中,厚重的历史仿佛云淡风轻了起来,他开始述说童年的不易,9岁就开始捡煤渣讨生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家里有了土地,生活才开始有所改善。说到这,老人常常抿一口酒,似要把这90年的光阴一口吞入肚中。然后长长的打一个酒嗝,感慨如今生活的变化:我老了,什么苦都吃了,现在我满足了,想当初我们这里有什么,有狼、有老虎、有土匪,睡觉都要放把柴刀在枕头底下,现在一条路直接通到院坝里,不用过年才吃肉,不用拿布包着一小块猪油在锅子里转一圈就算是炒菜放油了,你们几兄妹也不用一条裤子轮起穿了。这都是共产党领导得好,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国,现在习主席又重点关注我们农村,要让我们农村振兴起来,这是好事,你们要好好努力读书,各个都要成才,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这是我老家的故事,我相信也是你的故事。农村这几年的变化,就是中国日益发展的缩影,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无不体现党中央对农村的关心和关爱。“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无数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扎根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肆意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乡村振兴路上,不免会遇到波折、困难,我们总要坚定信心,时刻牢记党的号召,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我相信,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一定会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最为瑰丽的华章。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