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应对“双11”,让消费狂欢行稳致远

时间:2021-10-29 16:11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双11”即将来临,唯有做到理性应对,电商平台及商家注重保证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实现长久发展;消费者才能不被商家花样迭出“套路”迷住眼睛,购到称心如意商品;监管部门加大净化节庆营销环境力度,确保市场有序运行,让“双11”行稳致远。
       距离“双11” 虽还有十多天的时间,但“双11”的气氛已经越来越难,随着天猫开启了预售活动后,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拼多多、快手、抖音等纷纷也跟进,众多消费者也“严阵以待”,迎战“双11”。
      从第一届“双11”举办至今,作为中国电商业最大的一场消费狂欢,今年迎来的是第13个年头。从举办以来,这一人为打造的购物节不断创出流量和交易额新高。同样,今年的“双11”也被认为是提速四季度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双11”,商家都以价格战这一利器,各大平台以最低价来吸引消费者,很难做到价廉物美;消费者大多是“图巧买老牛”,购回来的商品很多是不适用,或退之,或弃之。为纯洁市场经营环境,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每年在“双11”前有关部门都要采取约谈商家、发布消费预警等措施,可此间仍不乏有虚假促销、假冒伪劣、刷单、产品双标等丑闻出现;一些消费者也因不能抗拒价格的诱惑而上当。因此,“双11”让人欢笑,让人忧。
     应该说,“双11” 消费狂欢,起到了商家提高销售额度,消费者得实惠之“双赢”目的;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有资料统计,2020年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成交额达到4982亿人民币,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人民币,二者总和达到7697亿元。至于个人购物来说,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但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消费的深入发展,购物平台日益增多,购物方式也多种多样,从卖一手货到二手交易,从平面网店到直播带货;购物节庆活动也渐成体系,从618、双11、双12,再到国庆、元旦等各种节庆促销,可以说,像“双11”这样的打折促销活动,让人从年头嗨到年尾。因此,要使“双11”健康发展,消费狂欢行稳致远,需理性应对。
   一是电商平台和商铺要理性应对。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商家发展生存的基石。电商平台和商铺要真正把顾客当成上帝,奉行互惠互利的原则,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实行明码标价,不搞虚假促销,更不得搞欺诈行为。
   二是消费者要理性应对。在淘东买西时,要仔细甄别商品质量真伪,认真查核货物真实价位,切勿随意下单,轻易付款,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退货,或造成交易纷争。消费者之间也要相互关心,如发现商品质量有问题,或是虚假促销的,应当即给购买者提个醒,并理直气壮的当场揭露商家这种不正当行为。
    三是有关部门要理性应对。物价、市场监督等部门,对“双11”防虚假促销、假冒伪劣等,不能止于消费提醒,要加大督查力度。对销售假冒伪劣和虚假促销商品的商家,要按规定予以严惩。同时,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对不法行为从重从快打击。
  “双11”即将来临,唯有做到理性应对,电商平台及商家注重保证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实现长久发展;消费者才能不被商家花样迭出“套路”迷住眼睛,购到称心如意商品;监管部门加大净化节庆营销环境力度,确保市场有序运行,让“双11”行稳致远。(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