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甲鱼打白条”该由谁买单?

时间:2018-03-30 12:04来源:中评网 作者:周文郁 点击:
“信达于诚,方能勤政。法精于治,方能谐民。”干部吃喝打白条,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践踏了正常的财务制度,助长了恶劣风气的蔓延。要遏制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就是要让当事人付出应有的代价,真正让所有人警醒。
        江苏省泗阳县城管局先后两任局长,在该县一家甲鱼馆消费了十余次,打了十多张白条6年未还。日前,多名责任人已经受到相应党纪政纪处罚。(中国新闻网,3月27日)
又是一起干部打白条的事件。按说,媒体曝光了,当事人受到了处理,事情到此为止,皆大欢喜;但我们还是很要追问,汤女士讨回了欠账吗?这些“白条”到底是怎么打的?该谁来还?
     按照相关报道,2011年至2012年,淮安汤女士在宿迁市泗阳县经营一家甲鱼馆。在此期间,宿迁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工作人员多次来到餐馆就餐,签单结账。2012年,餐馆停业,但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拖欠近2万元餐费。6年间,汤女士手持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的白条,多次往返淮安宿迁,钱却总是要不回来。
事件曝光后,泗阳县纪委调查宣布,涉事的泗阳县城管局、农机局存在违反廉洁纪律、群众纪律等行为,多名责任人已经受到相应党纪政纪处罚。
    连续两任局长都在这里消费,到底是私人吃饭,还是公务宴请,报道中并没有详细披露;汤女士是否要回了2万欠债,通报中也没有明确。但一般而言,就算汤女士要回了2万元,恐怕造成的损失也很难弥补。一来由于物价因素,现在的2万元与6年前的2万元购买力恐怕很难划等号;二来在这6年间,汤女士为了讨回欠债四处奔走所付出的交通费、误工费,又该如何认定?
事实上,近些年来,基层干部吃喝“打白条”的问题屡屡见诸报端,甚至出现过一拖15年、吃垮小饭馆等极端案例。这些事件曝光后,大多都得到了解决;而所谓的“解决”,无非是返还欠款、并处分相关当事人。但这些返还的欠款,到底是个人买单,还是国家财政支付?相关当事人所受的处分,也大多止步于党内严重警告。这就给了很多人以错觉: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反正最后都是由政府来买单的,大不了背个警告,反正都是基层干部,也没什么“前途”,怕什么?
   “信达于诚,方能勤政。法精于治,方能谐民。”干部吃喝打白条,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也践踏了正常的财务制度,助长了恶劣风气的蔓延。要遏制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就是要让当事人付出应有的代价,真正让所有人警醒。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