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部基金总资产规模为23319.07亿元;而在2010年下半年,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4972.49亿元。 这半年间,公募基金产品总数从704只增至了810只,行业总资产规模却只减不增,就连全部基金的总份额也没有增长,都维持在24200多亿份。 今年以来新发行基金100多只,而规模变化不大,考虑到总体亏损程度也影响不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阶段基金市场更多是赎旧买新的存量游戏。 规模止步不前 1998年,基金公司开始了其发展之路,基金公司一家接着一家成立。十三年发展之路,基金行业正步入成熟期,却遇上了行业发展的滞涨难题。 在2007年之前,基金一直都是金融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而在2007年中国评论网,基金行业迎来了发展期中最辉煌的时刻。 截至2007年年中,与2006年年底基金总规模8565亿元相比,基金行业的规模实现了翻番,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基金总规模就已上升至了1.8万亿元。虽然2007年下半年仅新成立了15只基金,但截至2007年年末,基金行业的资产规模竟高达3.28万亿元。 前几年,基金行业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基金一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在2007年,基金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占到流通市值的19%,其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基金公司的数量从6家增加到了61家。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费收入也从1999年的6.85亿元证券投资分析,增加到了2008年的超过300亿元。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2008年,创造出超过300亿元管理费的公募从业人员总共仅为6000多人。与之对应的是,在2008年创造出将近1200亿元的107家券商,却拥有超过10万注册从业人员。 随着2007年10月开始的单边下跌走势,如此迅猛发展的基金行业也一去不返了。不过,基金公司凭借着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在2008年依然获得丰厚利润。 就在2008年,成立三年时间的汇添富基金,该年管理费收入已经达到7.2亿元,公司注册员工人数在130人左右。 相较而言,2008年就已经拥有注册员工2623人的申银万国,在当年创造了21.97亿元的净利润,但分摊下来,人均利润只有83.79万元。 但是证券投资咨询资格,基金行业像2008年时的辉煌时期,不知何时再现。时至今日,2.33万亿元的行业总资产规模已上下徘徊了近三年时间,止步不前的规模让发展中的基金行业陷入了窘境。 发行赎旧买新 就在今年年初,基金审批迎来了六条通道并行的格局。但是,各家基金公司却在为新基金的首发规模而担忧。 放宽基金审批通道之后,除了催生了一百多只新产品之外,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基金行业进入了史上最难卖基金时期。 今年7月以来,共有28只新发行的基金产品,而新基金首募平均规模创下历史新低。统计数据显示,7月,偏股型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略超5亿元,大多数新成立的基金首募规模都在3亿-8亿元之间。其中,发行情况最乐观的是国富策略回报基金,其首募资金为10.22亿元,在偏股型基金中一马当先。 新基金首募规模一月不如一月。 虽然6月份成立的基金大部分规模也未上10亿,但有个别资产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公司新发规模超过了10亿甚至20亿。 尽管新基金发行如此艰难,但基金公司依然热衷接二连三地推新基金。 基金公司之间,互相“挖墙脚”能度日到何时。 迷你型新基金不断面世的同时,原本规模就小的老产品更不得不面对清盘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20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管理规模小于6000万的就有3只,它们分别是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宝盈中证100和天治趋势精选基金,其基金规模分别为4970万元、5700万元和5840万元。 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如此算来,规模仅为4970万元的申万菱信盛利配置基金,已在清盘线边缘了。 但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会发生,只要基金公司不想自家的这只产品清盘,就会用自有资金去解救的,在实际运作中,当公募产品濒临清盘时,基金公司为了顾全自身形象,不会让这样局面持续较长时间的。 正是因为这样,基金行业发展的十三年中,还仍未发生过任何一只公募基金清盘退市的情况。 但是,公募基金永不退市却不是一件好事,上海一基金业人士表示证券投资与管理,“引入优胜劣汰的淘汰制度,或许可以激励基金公司更注重业绩,而并非是使其旱涝保收的资产规模。” 小公司艰难求存 在规模跌破亿元的20只公募产品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 其中,金元比联基金旗下的5只产品中就有3只产品规模不到1亿元,分别是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基金,其规模0.815亿元;金元比联核心动力基金,其规模0.824亿元,以及金元比联价值成长基金,其规模为0.927亿元。 在业内,基金公司“规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中国公募基金规模止步不前 久陷滞涨怪圈
时间:2011-09-24 07:5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部基金总资产规模为23319.07亿元;而在2010年下半年,行业总资产规模为24972.49亿元。 这半年间,公募基金产品总数从704只增至了810只,行业总资产规模却只减不增,就连全部基金的总份额也没有增长,都维持在24200多亿份。 今年以来新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一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观察。...
- 证监会: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改革将优化注册程序。坚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
- 沪深交易所公布2023年度降费措施
为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市场主体成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日前分别...
- 北交所开市一年符合预期 “龙头”撬动作用凸
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一年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安排有效运转...
- 下调!1年期LPR降至3.65%
22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较上一期均有所下调,...
- 个别中国企业宣布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回应
中国证监会尊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境外上市地规则作出的决定。我们将与境外有...
- 一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